总结:精挑细选巧设置,多元投放促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的游戏。区域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地被挖掘出来。但目前的区域活动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区域设置上,从小班到大班都大同小异,同一班级的活动区域更是长时间没有变化;区域活动材料的设计和投放缺乏内在的层次性和经常性的变化,许多材料利用率不高。我园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精挑细选地设置活动区,并投放了多种、多层次的材料,提高了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真正成为了学习、生活的主人。
一、精挑细选巧设置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我园在活动区的设置上,遵循幼儿年龄特点,提供幼儿适宜环境。
1.小班注重兴趣激发,创设动手型的活动区。
小班阶段,幼儿年龄小,情绪易激动,注意力易分散,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小班是幼儿园期初,注重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的培养。我园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生活常规培养”这一目标创设了具有吸引力、趣味性并能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活动区,如:“迷你生活区”“小小操作区”“美工制作区”“快乐建构区”等,从而促进了小班幼儿手指小肌肉的生长。“迷你生活区”内,我们投放了黄豆和调羹、袜子、衣服和衣服架子等材料,目的旨在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小操作区”内,我们投放了木珠和毛线、 各种瓶子和瓶盖、吸管和玻璃线、花生、橘子等材料,目的旨在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性,促进手指小肌肉生长;“美工制作区”内,我们提供了橡皮泥和塑料小工具、蜡笔和画纸、皱纹彩纸等,目的旨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快乐建构区”内,我们提供了大小积木、大小插塑玩具等,目的旨在促进幼儿手部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2.中班注重参与热情,创设情景性的活动区。
中班阶段,幼儿智力处在迅速发展期,对周围事物非常好奇,爱提问题,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中班幼儿虽然经过了一年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但在区域活动中,无明确而独立的操作目的。我园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注重创设情景性的活动区,以此充分调动中班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热情,如:“劳动服务区”“小舞台”“快乐汽车城”“创意车吧”等。“劳动服务区”内,我们投放了磨子和黄豆、饺子皮和饺子馅、蚕豆荚等,让孩子们在新奇的环境中,把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通过特定的情景去实践;“小舞台”内,我们布置了舞台背景,提供了表演用的服装、道具、乐器、录音机、磁带等,让孩子们模仿演员大胆表演,展现特长;“快乐汽车城”内,我们提供了多变轨道、智力插塑、木制积木、多米洛骨牌、各种大小盒子等,鼓励幼儿合作拼搭,进行汽车城布置和“赛车”游戏;“创意车吧”内,我们投放了橡皮泥、纸张、彩色笔、固体胶、油画棒、短绳、各种废旧纸盒、吸管、剪刀等,鼓励幼儿用各种材料进行大胆创造,制作多样汽车。
3.大班注重自主学习,创设探索型的活动区。
大班阶段,幼儿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大班幼儿经过两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大班的活动区应增加思维的难度,体现出幼儿在求知欲望、自主性和独立性等方面的要求。我园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探索型活动区,如:“科学发现区”“小小智慧角”“益智操作区”“早期阅读区”等,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自主的良好社会性品质为目的,为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作好充分准备。“科学发现区”内,我们投放了“探索沉浮现象的一些材料(水池、泡沫、橡皮泥、小石块、纸船、抹布、记录表等)”和“探索摩擦现象的一些材料(筷子、塑料小棒、毛皮布、丝袜、普通棉布、记录表等)”,让孩子们积极发现科学现象并记录下各种实验结果;“小小智慧角”内,我们投放了填空式的加减题、连加连减题、立体的图形叠加图和记录表等,以“思维训练”宗旨,鼓励孩子们挑战自我、提高自我;“益智操作区”内,我们投放了五子棋、飞行棋、自制游戏棋、迷宫图形和迷宫模型等,鼓励孩子们动手动脑,并培养他们沉着冷静的性格;“早期阅读区”内,我们投放了早期阅读绘本、图文匹配卡、与教室实际符合的文字等,让孩子们阅读文字、匹配文字,激发其早期阅读的兴趣。
二、多元投放促发展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区域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而有意义、有趣而符合幼儿能力发展的材料。我园在区域活动中,注重多元投放区域材料,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发展。
1.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投放相应材料。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园实施的教学蓝本课程是南师大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其主要是以话题的形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使话题教学内容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延伸,进一步地促进幼儿在各个话题活动中的发展,我园根据实施的教学内容,及时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应的材料。如:在大班话题《我的祖国》中,我们将儿童诗《我们的祖国真大》的图文结合卡、早期阅读《仓颉造字》的图文匹配卡投放到了“早期阅读区”,将社会《我们都是一家人》中的各少数民族服装、头饰、特产、音乐等投放到了“社会体验区”,让幼儿在活动区内进一步地学习、感知、体验。再如:在中班话题《社区生活》中,我们将健康《鞋带蝴蝶结》中的“系鞋带”图谱、鞋子投放到“劳动服务区”,将美术《美丽的家园》中的各种大小盒子、装饰纸、剪刀、画笔等投放到“创意美术区”,让幼儿在活动区内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探索,积累经验,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
2.根据不同幼儿,善于投放多层材料。
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同一区域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应考虑到幼儿本身的能力不同,使活动材料细化,提供难度不一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我园关注不同幼儿,投放了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材料。如:大班的“益智操作区”内,我们投放了三种层次的材料:一是“飞行棋”,以骰子数量的多少前进,是简单层次的材料;二是“趣味迷宫”,结合数学方面做加减题,然后走迷宫,是有点难的区域材料;三是“串弯管”,不仅要尝试串,在能串的弯管上作记录,然后再将可串的弯管串起来,是比较难的区域材料,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材料,逐步提高。同时,教师选择、投放的操作材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跟随幼儿活动的开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不断充实和更换材料,使材料不断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如:小班的“迷你生活区”,在第一学期的前期可投放“喂娃娃”“包糖果”的操作材料,在中期可投放“果子成熟了(按按钮)”“扣纽扣”的操作材料,在后期可投放“穿衣服”“拉拉链”等材料。
3.根据同一目标,积极提供多种材料。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多变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教师为幼儿提供和选择材料时,应从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出发,为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服务。教师投放的材料应力求多样,给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我园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围绕同一目标提供了多种材料,避免重复、类似材料,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满足幼儿需要。如:在大班的“小小智慧角”内,我们围绕“相邻数”这一教育目标,投放了“送小鸡回家(将小鸡送到某一数字的相邻数家中)”“有趣的指偶(在某一数字指偶的左右两边套相邻数指偶)”“帮聪聪找朋友(看聪聪身上的数字找相邻数朋友)”等材料;我们围绕“学习8以内的加减法”这一教学目标又投放了“分合板(列出8的数字分合)”“8以内算式题套圈(看算式给小动物套圈)”“8以内填空式算式题”等材料,充分保证有足够的材料供幼儿操作,使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探究保持新鲜感,始终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得到主动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作为教师,只有遵循幼儿特点,巧妙设置区域,多元投放材料,才能真正让区域活动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学园和乐园。
上一篇: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总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