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冲击幼儿视觉感受,欣赏不同视角的名画作品
一、案例背景: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作为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活动类型,对于促进幼儿审美感知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引导幼儿进行名画欣赏也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以往教师给幼儿选择的名画作品的风格是温和型的,富有童趣色彩的。但是本次观摩了中班名画欣赏活动彻底颠覆了传统式的美术欣赏活动惯用的“套路”,通过画面中夸张恐怖的人形怪物,以及大面积的黑色和血红色的色彩,动荡不安的线条营造出恐惧的氛围,冲击着每个幼儿的视觉,挑战着每个幼儿的神经。
二、案例描述:
(一)欣赏感知
1、“小朋友,今天我们欣赏一幅名画?思考: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2、提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令他如此感到害怕?
小结:我觉得你们的想法都很独特。其实这幅名画是一个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画的《呐喊》,天空中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恐怖,海面阴暗处的黑色和紫色交叉着伸向远处显得阴沉。一个奇异人形双手捂住耳朵,由于惊吓而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在扭曲的景物中尖叫呐喊。
(教师通过播放轻音乐,带领幼儿充分感受《呐喊》带给幼儿最直观的感受,幼儿被图画中的画面、色彩吸引着、冲击着、震撼着。有的幼儿和身边的伙伴窃窃私语;有的幼儿害怕得闭上了眼睛;有的幼儿甚至躲到了小朋友的背后,不敢直视画面。这时候老师并没有用过多的语言去引导,而是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去感受画面,激发他们心底最真实地对画面的感知。最后,才用“专业”的语言去介绍这幅作品,给予孩子知识经验的需求支持。)
(二)表达情绪
1、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恐惧的心情,还有其他什么心情?
2、如果你是一个小画家,你想画一幅什么样心情的图画?
3、请个别幼儿回答后用表情表现自己想画的情绪,教师加以描述。
(欣赏完了这样一幅具有冲击力的作品,幼儿的情感情绪需要有一个突破口来“宣泄表达”,老师通过该环节,抚慰幼儿刚才恐惧的情绪,并且为幼儿在生活中不同情绪进行了适当的梳理。)
(三)自由创作
1、我们也来学学画家爱德华?蒙克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生活中其他的各种情绪,创作一幅夸张的属于自己的情绪画。
2、教师简单提出要求,幼儿开始作画尝试。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手法大胆、选色大胆。
(通过幼儿模仿大师作画,用绘画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同情绪,那么就是活动的点睛之笔。)
(四)评价小结
1、展示作品,幼儿相互自由欣赏交流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2、请个别幼儿说说哪幅画你感受到了什么心情?
3、尝试给自己的作品取名字。
(幼儿独特的笔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做为成人更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三、案例分析:
本次活动中,当幼儿看到爱德华?蒙克的《呐喊》这幅作品时,触动特别大,都纷纷感到非常的恐惧,有的幼儿用手捂住了眼睛,有的发出了恐惧的惊叫声,更甚的是躲到了桌子底下。面对幼儿的这些种种害怕、惊恐地表现,老师们也都陷入沉思与讨论中,对于这样的作品适不适合幼儿园的孩子去欣赏。显然,意见分为了两派,支持欣赏该活动的认为,生活中原本就充满着各色各样的不完美以及令人恐慌的事情,我们不能出于对幼儿的保护而不让他们接触此类题材风格的名画作品。这样的作品更能引起幼儿去探究的“兴趣”。而不支持的老师认为,作品表现的内涵过于深沉,不适合幼儿期的幼儿去欣赏,会带给他们负面的影响。活动继续进行,教师提问:“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受?”幼儿回答那个怪异的人形没有头发,长大了嘴巴,让人很害怕。那个人捂住了耳朵,可能是怪兽来了,长大了嘴巴从后面的背景颜色看有可能着火了(血红色的天空),可能大海里的海水涌上来,发生了海啸(深紫色以及黑色的线条),幼儿们对于该作品的一系列欣赏分析特别具有独到的见解,对于作品给与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恐惧,符合作者创造的意境。同时,教师又利用了深沉的音乐背景作为依托,小结幼儿的分析并介绍名画的内容,幼儿都深深感受到了作品带给自己的视觉冲击力。最后环节的幼儿创作绘画环节,幼儿将不同的情绪表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绘画纸上。这就是对作品理解的进一步升华。
因此,从本次名画《呐喊》中的欣赏活动来看,不仅走出了幼儿从来没有涉及到的名画欣赏的风格,同时还颠覆了传统的名画欣赏的“节奏”和“套路”。作品深沉的画面,带给了幼儿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感。但是,就因为这样的一幅作品,让幼儿从不同的视角上去观察、欣赏、分析、再创造,带给幼儿的是经验的升华,审美能力的深化以及对于不同风格作品的客观评价。这才是本次活动教师希望带给幼儿真正的欣赏内涵和本意。
上一篇:总结:浅谈班级的管理与合作
下一篇:总结:浅谈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