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随笔:沟通使彼此的心更近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和谐的发展个体。他们富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发展水平,教师善于与他们进行交流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前提,是了解幼儿、实施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那么,除了平时我们经常用到的语言交流外,还有什么方法能让老师和孩子间的交流做得更好呢?最近,我发现了一些小小的秘密……
我们的园本课程实施,需要家长、孩子的大力配合,很多时候都要请孩子带与主题相关的物品、图片和资料来幼儿园。此时,我就会采用统计的方法了解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让小朋友举手,我来一个一个点数。但每一次我在数小朋友举着的手时,总会不断地听到“老师,我、我……”这使得我常常会数乱了。我非常纳闷:不是已经数到这些孩子了吗?怎么还会在那里喊呢?当我和这些孩子的眼睛对视时,我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原来,我只顾着数孩子的手,却忽视了他们的眼睛。眼神的交流是心灵的交流,孩子们是用眼睛在寻找我的“重视”。后来碰到几次类似的情况我就学会了数眼睛,再也不是只看手,不看人了。这样“老师,我、我”的声音就越来越少,最后没有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打开了这扇窗,就能找到通向孩子心灵的金钥匙。而手和身体的语言有时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幼儿的语言能力还不完善,他们在认识世界,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时,往往会采用许多非语言手段。如有的小朋友想与同伴游戏,常常会嘴上不说,而用手去拍拍人家,这友好的表示有时会被误会成好动、打人。所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孩子的交流需要和交流方式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顺利地进行。
上一篇:幼儿中班教育随笔:丁丁的变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