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发展时机”,如果教师能及时地捕捉到这些时机,并采取有效措施,孩子就有可能得到有效适宜的发展。在一次活动中,董志涵小朋友很快把自己种植的盆栽植物画完了,急匆匆地拿到我面前。我说:“好,我们对比一下,看看你的植物长得怎么样?”对比之后,我对志涵小朋友说:“你画得很好,也很快,但是我感觉你画的好像不是这盆植物,你看看,你画的植物和盆栽的有什么不同呢?”孩子观察了一会,走到老师面前说:“我的盆栽里长出那么多的植物,叶子是尖的,可我画的植物少,叶子很圆,老师我改一改吧。”我发现了志涵小朋友的画与实物差距很大后,根据平日对他的了解,判断他没有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通过让他做对比的建议,引发了他细致观察的行为。
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需要”,这个需要虽然不是孩子提出来的,而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老师来敏感地察觉到的需要。老师针对孩子的这一需要给予了适宜的帮助,又引发了孩子新的学习要求,使他有机会在这种不断地有新要求的互动中得到适宜的发展。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忘了说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