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师范文网

中班体育活动案例评析《圈圈花样游戏》

栏目:中班案例分析 来源:老师投稿
中班体育活动案例评析《圈圈花样游戏》

  一、案例背景:

  快乐体育产生的原因不仅是运动的趣味性,还有运动的竞争性、运动的胜利快感、克服困难的成就感。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和寻找幼儿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而王老师所设计的中班体育活动《圈圈花样游戏》中的圈圈早已是幼儿最熟悉的玩伴了,也在玩圈过程中掌握了好多基本动作。通过游戏“骑小车”,让幼儿双脚交换踩在圈圈上行走,这样减少了难度,变成了幼儿喜欢的体育游戏活动,又适宜了中班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不仅在原有玩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颖性和趣味性,也让孩子们有了挑战的欲望。

  “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应体现幼儿主体性原则,也就是要以幼儿为中心,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生动、丰富的教学内涵去调动幼儿参与体育的热情和激情,而不是运用僵化的教学方法去完成僵死的教学内容。王老师的体育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有趣的圈圈游戏,练习在绳圈上走平衡,发展幼儿的平衡技能,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在集体游戏中体验花样游戏带来的快乐。

  “练习在绳圈上走平衡”与“协调性”相符,则目标定位不是很协调。《纲要》中健康领域的总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的材料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入手于小事细节,全体或部分幼儿可在活动前或活动中,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通过活动材料的摆放过程来参与活动环境的布置。体育活动环境的布置,除了一部分需要教师亲自完成外,还有一部分是可以与幼儿一起共同完成的或是让幼儿自己完成的。这不仅能使幼儿在活动前对活动内容有所了解,心理和身体上有所准备,而且能使他们感到自己也是活动的安排者,有了一种为自己做事和服务的良好感受,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参与运动的愿望和积极性。不仅如此,幼儿参与活动环境布置,能有机会根据自己能力的大小和活动水平来安排身体练习的难度。

  就在这些生活小事、细节中,却蕴涵着全面而丰富的教育因素。教师对这些教育因素有较深透的认识和恰当地把握,将有利于幼儿尽早建立起各种健康行为。

  四、活动过程:

  第一、二部分第1和2小点,师幼一起整齐地步入活动场地,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了活动中,通过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来活动各个环节,为顺利展开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幼儿参与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身体素质。而快乐体育强调幼儿愉快、轻松的运动。快乐体育也包括幼儿克服困难的成就感,教师要把素质训练与游戏相结合,而不只是简单进行素质训练。

  第三部分第3和4小点,教师通过让幼儿尝试圈圈的不同玩法,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师应到幼儿用脚踩踏圈的玩法时,幼儿能在探索中又快又安全的进行踩圈,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体育活动多种多样,教师在努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运动器材、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器材和自由游戏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开展一些目标性的体育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运动规则,才能长期“快乐”的运动。

  在目标性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事先进行活动的计划与安排固然很重要,但也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设法为幼儿提供较多的参与机会。在活动前,教师鼓励幼儿尝试和探索多样的运动方式和方法,可以丰富幼儿的运动体验和经验,这是激发幼儿运动兴趣的基础,也是促使幼儿体能得到提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基础上,教师召集幼儿,为幼儿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活动由此一步一步地展开,不仅丰富了活动方式,而且使幼儿身体动作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第5小点,在集体游戏“骑小车”过程中,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了“骑车”的动作,也培养了幼儿游戏中的规则意识。教师以幼儿为中心,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生动、丰富的教学内涵去调动了幼儿参与体育的热情和激情,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由于幼儿自始至终处于自主地位,因而积极性很高,参与性较强,练习效果也较好,不仅使体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实现了原定的目标,而且其他方面的能力和品质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并培养了自我练习的能力与习惯。

  教师不仅需要把握好全体幼儿身体练习的总目标和方向,还要考虑如何适应和满足幼儿的个体特点与需要,使每个幼儿获得体能的真正提高和发展。因此,要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与自主练习的机会,使幼儿有机会根据自己体能的状况进行实践,将统一的、标准化的身体练习转化为有能力层次的、可自主选择的身体练习,并使他们有机会尝试向更高的体能目标挑战自己。 教师应逐步培养幼儿任务意识、合作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增强体能的极好的锻炼机会。还应充分考虑到幼儿在参与中的时间需要,适当放慢活动节奏,同时,还应考虑到任务安排与布置过程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使幼儿的参与过程秩序井然、动而不乱。

  五、分享快乐:

  最后环节“淘宝,幼儿按要求“骑车”来到指定地点用“小车”套住自己喜欢的宝物和同伴一起分享。可以说这个环节既发展了幼儿的目测能力又培养了幼儿乐意与人分享快乐的品行。但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不同年龄班的幼儿以及不同的幼儿个体在运动兴趣和需要方面也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幼儿善于模仿、想像和创造,因此,借助幼儿自身的资源来开发体育活动的内容,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

  六、幼儿的主体性

  教师在安排幼儿进行自由体育活动或其他游戏活动中,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活动内容和兴趣所在,善于捕捉来自幼儿的问题或发明、发现;在与幼儿日常接触的过程中,要积极了解幼儿感兴趣的事情,积极关注幼儿间谈论的人物或角色,并敏感而机智地从中获取信息、生成想法,将其与幼儿体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成一些能引起幼儿积极反应和共鸣的目标性的体育活动。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既解决了活动中出现的难题,培养了合作能力,又进一步锻炼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将体育活动游戏化、情节化,使幼儿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调动幼儿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幼儿体育活动的动机和主动精神,帮助幼儿开窃,引导幼儿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促进幼儿从学会到会学,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作准备。正如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中指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对于抽象的东西难以接受。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探索。”幼儿的这些生理、心理特点要求幼儿体育要有较强的活动性、模仿性、趣味性,让幼儿在乐中玩、乐中学、乐中锻炼、乐中发展。

  总之,在幼儿的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应始终保持在一种积极的状态,教师应始终给予幼儿积极的支持、鼓励、引导和赞赏,为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提供适宜的土壤,而且更需要教师在操作的具体方式上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实践,灵活地加以运用,活动后进行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同时,教师不要试图领着或带着幼儿走,也不要试图沿着教学过程走,而应设法让幼儿自己领着自己走,自己带着自己走,以幼儿的自主活动来引领活动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