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师范文网

中班娃娃家游戏案例与分析

栏目:中班案例分析 来源:老师投稿
中班娃娃家游戏案例与分析
观察对象:参加娃娃家游戏的幼儿  阶段一:案例表现:Ø 观察背景:刚刚进入金秋十月,有的孩子家中有亲戚结婚,有的孩子则和父母一起参加朋友的婚礼,不少孩子对结婚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有的孩子在娃娃家中开始玩起结婚的情节。
Ø 观察实录:
在娃娃家游戏中,女生甲对男生乙说:“我们结婚吧,我来当新娘子好吗?”,男生乙听了说:“你才不像新娘子呢,头发上没有花,有没有穿裙子。”说完就到超市去了。女生甲听了就对旁边娃娃家的孩子说:“我们玩结婚游戏吧。”旁边的孩子兴致很高,两个人就开始找东西打扮自己了。
Ø 分析与思考:
娃娃家在中班阶段一般都还是角色游戏的中心。在这里,幼儿有机会把他们看到的和经历过的人和事结合在一起并表现出来,如妈妈、爸爸、孩子、兄弟姐妹、伯叔、姑姨、祖父母、消防队员、售货员、婴儿保姆、小动物、去看医生、搬家、参加葬礼或婚礼、去教堂或参加一个家庭聚会、购物、给邻居打电话、参加一个晚会等。装扮成他们经历过的情景中的人物能帮助幼儿理解成人的世界。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喜欢做自己能做的事。
Ø 实施措施:
A:小朋友间相互介绍一些看到别人结婚的经过,知道结婚时可以做什么事。
B:在孩子提出这个新的情节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花、长的白纱等丰富其操作内容,满足孩子的兴趣。
C:设立百宝箱,放入各种布、纸等物品,让孩子自由选择,继续为丰富孩子的游戏情节做准备。
阶段二:
案例表现:
Ø 观察背景:
在娃娃家里提供了纸质花、白纱等材料后观察孩子的游戏情况。
Ø 观察实录:
在提供这些材料的前几天,几乎天天发生争吵情况。女孩子一到娃娃家就先把花抢到手,然后开始用白纱做婚纱打扮自己,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管了,打扮好自己后还争着去教室里照镜子,男孩子也不时的跟着跑。一周后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Ø 分析与思考:
出现争抢材料的情况是很正常,大家都觉得好玩,都想把自己好好打扮一下。但这种争抢现象肯定不能一直延续下去,因此引导幼儿自己讨论这种现象并自己制定规则是必要的,而中班阶段孩子的规则意识也逐渐萌发。幼儿对于自己制定的规则还是有遵守的自觉性的,并且大多数幼儿在要求自己的同时也会要求别人,最终可以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常规。
Ø 实施措施:
A:引导孩子共同讨论,制定规则,如轮流结婚当新娘子、当了新娘子后可以做什么……
B:鼓励幼儿自己动手为游戏增添新的玩具和材料,能根据玩具以及废旧材料的颜色、形状的特点以物代物。

阶段三:
案例表现:
Ø 观察背景:
娃娃家中玩新娘子游戏已经快两周了,孩子的兴趣开始回落,兴趣又开始转移了。
Ø 观察实录:
娃娃家开始后,甲对乙说:“你来当新娘子好吗?”,乙看看甲手上的花说:“我不想玩了,花都坏了。”说完乙就去找爸爸到超市了,甲看看自己手上的花,嘴里嘀咕着:“你不当新娘子就算,我也不和你玩了。”说完把手上的花一扔跑了。
Ø 分析与思考:
这时的幼儿对游戏的一种模式已经开始生厌了。他们对于游戏的情节和材料已经太过于熟悉了,由最先的感兴趣抢着玩,到现在的越来越少的幼儿选择玩。这时的游戏已经需要新的兴趣点了。而且游戏已经在他们的谈话中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花坏了所以就不愿当新娘子了。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一个机会,和孩子讨论引出新的兴趣点。
Ø 实施措施:
A:与幼儿讨论花坏了可以怎么办?
B:提供各种纸张、吸管、浆糊、剪刀引导孩子来做花。
C:可以专门开一个花店,鼓励花店与娃娃家之间的交往。

阶段四:
案例表现:
Ø 观察背景:
各色的纸张等材料已经提供一周了,孩子们愿意参加到新的游戏中吗?两个游戏中有交往吗?
Ø 观察实录:
花店的营业员在忙着做花,不时把做好的花插在花瓶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也不时到花店来买花。一位爸爸对妈妈说:“今天宝宝过生日,我们买些花回家吧!”妈妈开心的选择了一些花带回了家。
Ø 分析与思考:
由于花店的操作材料引起幼儿的兴趣,不少娃娃家的孩子都愿意到花店买花。这个时候增加的新材料,扩大幼儿的兴趣面,并引出新的游戏,使孩子的游戏情节进一步丰富。
Ø 实施措施:
A:组织孩子讨论,什么时候需要买花?
B:花店可以再增加一些小篮子、花瓶等,丰富花的造型。
C:娃娃家的孩子可以去花店买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