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师范文网

幼儿园大班教育笔记:别让“爱”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和负担

栏目:大班教养笔记 来源:老师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育笔记:别让“爱”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和负担

  幼儿园教育笔记:别让“爱”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和负担

  如果你问我对孩子是一种怎样的爱?我会回答——那是一种“日久生情”的爱,越久越浓,责任、师德、爱心……成了我要爱孩子最主要的理由。然而,这种爱在天底下最伟大的“母爱”之前显得如此的渺小,妈妈爱孩子是一种绝对的爱,无需任何的理由,母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且最珍贵的礼物。

  孩子的成长犹如一棵树的生长,需要汲取各种养分,需要被关注、被理解、被尊重;需要自己自由的空间;需要成人满足其自身发展的种种需求等等。以上种种现象,其核心精髓可以归结为“被爱”。可是,“爱”的出发点引发的“爱”的行为就一定会有圆满的结局吗?

  幼儿园食堂师傅的女儿结婚,给我们每位老师带来了喜糖。我们把糖随手放在了一张小桌子上,很多孩子经过这张小桌子都会停下来瞄几眼,偶尔有几个孩子走到我面前指着糖的方向说:“老师,那里有糖!”其实我知道,他们的言下之意是想吃糖,但是考虑到给他们吃其他孩子肯定也会吵着要吃,于是我应付道:“是的。”孩子们灰溜溜地走了,脸上流露出些许的不乐意,这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但孩子不爽的情绪很快被别的事物转移了,一切和平常一样继续进行着。

  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今天是星期一,正好轮到我们班去下面多媒体教室建构积木。我跟往常一样组织孩子进行建构活动,却发现涵涵没有下来。我问道:“你们看到涵涵下来了吗?紧接着欢欢向我喊道:“老师,我下来时看见他在吃糖!”我暗自生疑“糖,难道是A老师给他吃的?”我马上叫欢欢去楼上叫他下来。欢欢刚跑出门口,只见涵涵急冲冲地跑了进来。我忙拉住他问道:“我们都已经下来了,你怎么这么晚才下来呀?”也许责备的语气让孩子感到不妙,只见涵涵转了下眼珠子对我说:“我在小便。”一股甜甜的味道从他的嘴巴里飘逸出来,看着他双手不停地拉扯两边的衣服,眼神和身体方向侧向一边,他早已想逃离我的视线。我平复下自己的情绪,把他拉到我面前,跟他说:“你实话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这么晚才下来?我会原谅你的。”涵涵低头沉默,整个人显得很紧张,似乎他已经意识到我已经察觉到什么。我拉他在我的腿上坐下,轻声对她说:“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老师最喜欢说真话的小朋友了,你告诉我好吗?”只见涵涵用很轻的声音告诉我:“我在吃糖。”“那糖是谁给你吃的呢?”我紧接着问。他很难为情地说:“我在桌子上拿来的。”还没等我开口,他紧接着说道:“欢欢、乐乐也吃过了。”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他并没有心甘情愿地承认错误,他的话再一次让我心里堵得慌,回想平时生活中孩子也常会采用“拉别人一起下水”的方法来躲避或减轻自己的错误。可静下心来想想,如今社会上有一群人用这种方式为人、处事,最终因为自己的“卑鄙”不受欢迎。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是一蹴而就的吗?是社会改变了他们还是他们心中的那份“真诚、宽容、坦然”的信念早已不复存在。

  人可以有多重性格,但决不能放任虚伪、卑鄙等行为任意滋长。我意识到如果我这时把目光转移到欢欢、乐乐身上,就让涵涵达到了他推卸的目的。且不论这两个孩子是不是真的也吃过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涵涵正视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做错的事要自己去承担后果,责怪别人是没有用的。但我发现这点说说容易,让我们的孩子去真正做到实在太难,很多孩子总是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能赖则赖、能推则推。孩子不是最纯真的吗?为什么他们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呢?

  我再一次提醒自己冷静下来,我心情气和地对涵涵说:“涵涵,你没有经过老师的同意,自己把糖拿来吃,这样对吗?”涵涵摇摇头。“拿别人东西之前要经过别人的东西,以后做错了事情要多想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告别人的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欢欢、乐乐做错了事情老师会去解决的,好吗?”我说。涵涵点点头去建构了。

  原以为苦口婆心的教育会让涵涵明白“没经过别人同意的东西不能拿”,但事过两个星期的一天,涵涵把我放在桌上的巧克力又一次放进了自己的抽屉。事后,让我感到很困惑。在和涵涵妈妈沟通之后了解到涵涵很喜欢吃糖,但他妈妈后来发现吃糖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所以就不再让他吃糖了。一股莫名的辛酸涌到心头,孩子出现这些行为只因为一个如此简单的理由——“喜欢吃糖!”

  我“爱”他,却急于跟他讲道理,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殊不知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妈妈“爱”他,却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想法,以自己的想法强迫孩子服从命令。正是“我们的爱”迫使孩子不得不用一些消极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的需要,间接养成了孩子虚伪等多重不良性格的形成。“物极必反”,我想这个故事就是最好的解释吧!

  爱是一种最纯正、最美好的感情,但也要讲爱的艺术、爱的科学。请不要以爱的名义让孩子犯了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