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师范文网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哼,我生气了》

栏目:小班案例分析 来源:老师投稿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哼,我生气了》

  实录:

  今天早上的“娃娃家”特别的热闹,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妈妈’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忽然,只听见“砰”的一声响,只见楠楠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美味佳肴”推倒在地上,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等我闻声而去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恩”他撅着小嘴,气呼呼的一边点头一边看着他的“杰作”:“你们都不让我来‘吃饭’,哼,我生气了。”楠楠大声地说道。

  看到楠楠那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时,我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于是,我来到他身边,蹲下身,摸摸他的头问道:“江楠宝宝,你怎么了呀?为什么把好吃的菜都推到地上呀,他们会受伤的。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可以告诉糖糖老师吗?”

  “他们都不和我玩,我生气了!”楠楠握着小拳头,指着坐在餐桌边的同伴说。

  “哦,原来是这样”,于是我牵着他的手来到同伴旁边,“我们好玩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做个有礼貌的好宝贝,有什么事情和老师、小朋友商量商量,像这样乱仍东西可不好哦,‘妈妈’辛辛苦苦烧的菜都倒在了地上多浪费呀!快把地上的餐具宝宝捡起来,我们大家是好朋友,大家一起玩,欢迎你来娃娃家。”

  话音刚落,刚才的不愉快已如过眼云烟,楠楠亦马上融入角色,和同伴们一起捡起餐盘,高高兴兴地玩了起来。

  分析:

  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楠楠被其他同伴冷落,所以,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是小班幼儿较为普遍的行为表现,原因可能为两方面:

  1、因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时,因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一些孩子会以较偏激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2、因现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所致,长辈的溺爱、娇惯、迁就,使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再加上家庭中的成员,事事都围着孩子转,对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把他们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无形中(qulaoshi幼儿教育 )推助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他们以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什么事都应自己优先,什么事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办……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这样,在他们的心中就产生了不愿与人合作,我行我素的行为。

  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老师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批评孩子。要试图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然后再对症的进行引导,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如:让孩子知道生气以后要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讲出来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

  措施:

  针对小班幼儿的不顾他人任意宣泄的不良情绪,我们不难看出创设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幼儿合作、分享品质的形成。正如《纲要》所指:“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

  1、师生关系和谐是幼儿良好品行养成之关键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创建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幼儿入园开始,我便注意培养这一环境。

  (1)精心设计游戏,贴近孩子的兴趣。我借助游戏《猜猜我是谁》、《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虽简,但孩子们响应热烈,不但如此,孩子们亦从陌生到熟悉,直到拥有自己的好朋友。

  (2)依托故事形象,默化孩子之认知。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从看图讲述《爱吃糖果的大狮子》到《有礼貌的哆哆熊》,孩子们从只关心自身的利益逐步认识到理解他人的困难,自己该为别人做些什么。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他们逐渐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正在建立。

  所以在楠楠这一行为发生时,我没有去指责、批评他,而是试图将事情的原因找出来。在平日生活中,我总以理解、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我经常会说一些这样的话——

  “老师有件高兴的事,真想告诉你们,让你们和我一起开心!”

  “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说出来吧!让大家一起替你想个好办法!”

  “你们商量着,一起搭积木,真好!”

  “我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讲故事吧。”

  “你们都想当司机,每人给车加油了,汽车开不动,怎么办?”

  教师的一句引导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张微笑的面容、一次亲切地点头,都能使孩子们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进一步强化乐群、积极的行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和同伴亲近的行为。

  2、家庭生活温馨是幼儿良好情感品质形成之摇篮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不容忽视。于是,家长也是我作为引导幼儿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以各种形式向家长传递在孩子面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利用来园、离园的环节,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通过飞信、qq等现代化的方式,与家长探讨如何建立幼儿的健康心理环境,引导家长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有了好东西不仅要与孩子分享,更要与老人分享;通过引导同一小区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之间分享与互动,为孩子创造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家庭氛围。

 

  捕捉孩子每一种语言,思考孩子言语背后的原因,在积极应对中,教学定会相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