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师范文网

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面对孩子间的争吵》

栏目:综合教养笔记 来源:老师投稿
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面对孩子间的争吵》

 

  现实生活中,一些年龄相仿的儿童一起玩,为了争一样玩具或在角色游戏中争一个角色而发生争吵,是很常见的。然而,有很多家长却不分青红皂白,要么把别家的孩子训斥一通,要么拉回自己的孩子批评一顿,告诫以后不要跟那个同伴玩,其实,做家长的却不知道,争吵对于儿童个性心理的发展往往也是有益的。

  一、孩子之间的争吵可以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争吵的产生既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产物,也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儿童在家庭这个小天地内,通常处于特殊的地位,尤其是三口之家中,父母的过度保护,抑制了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孩子逐步形成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性格。当步入社会群体中时,孩子原有的行为方式受挫,不善于理解别人,也不会主动、热情地关心别人,这样就很容易同小伙伴发生争吵。在争吵过程中,他会逐渐明白要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遵守约定俗成的活动规则,才能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争吵,他才学会厂怎样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自己,评价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时,儿童就开始理解和体谅他人,在社会化进程中有了飞跃。

  二、孩子之间的争吵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在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儿童以同伴为镜子,从别人那里发现了自己。可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与其交往,与其争吵,缺乏竞争的对象,没有争吵的体验,因此,往往缺乏对自我的充分认识。他们在“自我中心”的家庭中.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自己力量的限度,也不知自己存在的价值。同伴间的争吵,叮以使独生子女改变这一状况。他们通过互相争吵,竞争,从对方对自己的评价或者攻击中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在这点上,同伴作为竞争对象为儿童认识自我提供了参照物。

  三、孩子之间的争吵是儿童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有效时机

  孩子之间的同伴关系是一种在平等地位上的协调关系,孩子之间的争吵反映着协调关系的暂时障碍。这种暂时的不协调必然会迫使他们或者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者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者接纳别人的意见来修改自己的意见,最终达到与同伴协调。这实际上是一个练习过程,日积月累,他们就能学会如何与别人协调,这一技能的掌握不仅是眼前,也是将来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四、孩子之间的争吵可以培养儿童自己解决争端的能力

  孩子们交往中发生的争吵,绝大多数最后都是他们自己解决的。在一般情况下,家长不必过多干预,也不要去充当裁判员和调解员,要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处理好。即使一时解决不了,暂时分手,不久他们又会到一起玩。如此反复,孩子们就会懂得,同小伙伴相处要互相尊重,共享玩具和欢乐,要互相配合行动,不然就会失去小伙伴。当然,事后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与人交往中应注意的事项,目的在于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五、孩子之间的争吵还能够锻炼儿童的意志力

  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在有些家庭里,由于父母亲的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从小就在缺乏困难与障碍的环境中生长,缺乏克服困难的机会,意志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此,这些孩子缺乏毅力,缺乏忍耐、自制和坚持下去的精神。孩子走出家庭,与伙伴之间的对立和竞争,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种种交往障碍,这些障碍正好为儿童的意志发展提供了克服困难的条件。

  既然孩子之间的争吵对儿童个性心理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家长们对此就大可不必大惊小怪,而要正确对待。当然,一味鼓励孩子的争吵,会使孩子丧失协作精神;一概不允许孩子争吵,又会使孩子变得胆小、孤僻。舍弃这两个极端,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才对儿童的发展有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