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让争吵成为规则培养的过程
一、案例描述:
在结束了健康活动“打保龄球”后,孩子依然兴致盎然,我答应他们将保龄球放置在区角中,小朋友们可以在早上来园时继续游戏。
第二天一早,我在走廊上布置了保龄球位置、起点和跑道。早早来园的楷楷和晨晨一起玩了起来,不时发出快乐的笑声。我看他们玩的很好,就走开去整理科学角。不久,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他们也加入了体育角。很快,我听到了激烈的争吵声,我疾步冲了过去。原来楷楷在玩时,后来加入的家诚拿了皮球蹲下就推了过去,然后两人为某个瓶子是谁打倒的争吵起来。楷楷红着眼睛,气息急促:“是我先到的,我的球先过去的!”家诚一把抓住我的衣服:“不是!不是!”然后他跑来跑去重现刚才的情景:“是这样、这样的!是我先打到的!”我微笑着平静地说:“老师没看到。这样吧,我问问别人。”他们的情绪有点平稳下来,热切的目光转向同伴。我问晨晨:“刚才你和楷楷两个人在玩时,有没有吵架?”他一楞:“没有。”“那刚才你们怎么知道瓶子是谁打到的?”“他打我不打。”楷楷插了一句:“他打的时候我在旁边。”我拖长声音:“噢————,也就是说你们是一个一个轮流玩的。那刚才轮到谁了?”“是我!”楷楷可得意了。家诚脸红了,溜过去抱住了自己的球跑到了队尾。
我摸摸楷楷的头:“那么,你玩好了,应该去那里?”楷楷左右望望,思索起来。小朋友们都沉默了一下,然后家诚激动的说:“我后面!”我补充:“家诚的意思是玩好应该到最后继续去排队。”大家都点点头。
当我在指导美工角的孩子时,我听见了家诚的嗓门:“你不能在这儿,应该站后面,一个一个来。”我走近一看,其他孩子正在纷纷附和,插队的孩子掂了掂球,看看大家的脸,到了队尾。我给了家诚一个赞同的眼神,微笑着冲他点点头,走开了。在孩子的自觉维护中,体育角一直笑声不断。
二、分析:
争吵在孩子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上演,成了极普通而又自然的现象。面对孩子争吵,关键是教师的态度和处理方式。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必须建立在对孩子争吵现象的了解的基础上。因为对社会行为规则的理解和执行的不同而引起的孩子间的争吵有不同的性质,我把它们简单划分了一下:
1.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方式多种多样所引起的争吵。例如:凯凯喜欢跟天天一起玩,可天天不喜欢,凯凯一有空就悄悄去揪天天漂亮的辫子。这不是杨凯恶意想捉弄别人,而是他想通过用这种方法与人交往,而这种方法的实施,显而易见的,必然会引发矛盾,出现争吵。
2.是双方都不明确行为规则而造成的争吵。孩子期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游戏,是玩,而且他们对玩也特别感兴趣,但玩也有玩的规则。这个游戏怎么玩,由谁来当领头人,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早就有规则和标准,每一个孩子的标准必定要和其他孩子的标准进行碰撞,就会产生争吵。
3.是由于对已有规则的维护或违反而造成的有明确是非标准的争吵,争吵中的“有理者”以自己确定的规则为标尺,为自己争理。“无理者”通过争辩,逐步明理。
案例一开始的争吵是第二种情况,楷楷和家诚都有自己玩的标准和规则,在玩时,他们的规则和标准产生了碰撞。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共同选择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规则,那么争吵自然平息。
后来的争执是第三种情况,在争辩中,大家都能遵守已有的规则,明确了是非。
三、反思:
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孩子间的争吵,是孩子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表现,是对社会规则理解和实践的不同产生的交往障碍,是鲜活的社会规则场景。关键是教师的处理方法和态度,许多教师面对孩子的争吵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是制止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这种处理的方法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孩子并没有从中学到正确的行为,不能保证孩子懂得应该怎样做。我们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对孩子争吵的分析判断能力,针对性鲜明的开展教育活动,给予正确的引导,对规则意识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利用争吵,调动情感认同规则
情感对认识起到强化或弱化的作用,伴随着情感体验的过程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规则本身是无趣味性的,强制让孩子去遵守它那是不可行的,我们可以巧用孩子间的争吵,抓住机会,充分利用鲜活的情景,善于调动孩子的情感,使之对过程加深感悟,帮助孩子充分感受和体验规则。如案例中,没有规则,楷楷和家诚有了不愉快,也感受到了不方便——无法知道自己的成绩。正是有了这种体验,孩子后来才那么快的接受了规则,并积极遵守、维护规则的执行。
其实,在生活中,让孩子体验遵守规则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感受着违规行为带来的害处,正负两种情感体验具有同等重要的教育价值。负面体验对孩子们来说情感刺激度更大、体会更深切,进而会带给他们对规则更深刻的认同度,这是萌发对规则尊重感的基础。虽然负面体验效果好,但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只能是抓住偶发事件进行体验,不能专设情景,不能多用。
(二)利用争吵,共同参与制订规则
规则与自主性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规则是集体的,大家的,而自主性是以孩子个体为单位的,规则要求个体的参与。正是有了每个个体的需要才有了集体的需要,从而形成集体的规则,保证每个个体发展的需要。规则,要使所有的孩子们都受益,都觉得是公正的、可以接受的。在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简单的直接制定规则,而是引导孩子思维,通过晨晨让大家接受并制定规则:玩保龄球必须一个一个轮流进行,当你玩好了,应该走到队尾继续排队。因为是教师引导孩子在玩耍中生成的新规则,这样的规则源于孩子的需要,建立在孩子需求和理解之上,符合孩子的天性,非常容易遵守执行,可以使孩子体验到强烈的成功感,这对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有极大的好处。
(三)互相监督,实践并执行规则
孩子间相互提醒、相互约束,纠正和控制违规行为,这对提高孩子执行规则的能力非常有效。游戏后来,家诚大声说:“你不能在这儿,应该站后面,一个一个来。”所有孩子也都阻止了个别孩子插队的现象,并且每位孩子都能自觉遵守规则。当规则真正成为孩子的需要时,作为教师应充分地相信孩子的内部发展力量,他们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这样在规则意识培养中孩子的自主性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要经历感知、理解、认同、尊重的过程。当孩子理解必须遵守的规则后,教师要采用约束和控制孩子违规行为、表扬和赞美遵守规则的行为的方法,帮助孩子坚持不懈地执行约定的规则。所以当家诚阻止了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后,教师用眼神和微笑都他进行了表扬。
(四)家园合作、扩大规则意识范围
规则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靠教师的努力。规则意识也是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家长资源,许多家长的有着灵活的社交能力和有效的社交技巧,我们教师应发动家园合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增进孩子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但是目前城市住宅日益公寓化,家庭中孩子普遍缺少相互往来的习惯,孩子也就缺少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成人给予过分的看管和娇宠,渐渐养成不懂得宽容和谦让的品行,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当孩子进入孩子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交往经验的缺乏,必然会产生人际冲突,从而使孩子间争吵现象不断发生。因此,教师应建议家长们空闲时多带孩子外出,增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增加交往经验,交往中注意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社会规则,建立社会规则意识。
遵守规则是个体的人要立足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国际交往中保证平等、诚信、交往成功的基础。孩子期是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人的良好品行从小养成既容易又可受益终身,反之人的劣根性也往往可以追溯到儿时的养成。孩子是社会中的小公民,习惯于被成人谦让的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往往只是“倚小卖小”,只有在群体中,他们才能体会到规则带来的“危机”。帮助懵懂的孩子体验规则,在《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孩子园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孩子习得一定的社会规范,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推荐阅读
2023©屈老师范文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QQ:1250338234,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