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菡菡在烧饭
幼儿姓名:中一班菡菡(5岁)
观察日期:**年**月**日
观察教师:**
观察时间段:15:10—10:40
观察地点:**
客观描述:
观察一:“我拿不到!”
我带着小朋友走到湖畔人家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在议论叽叽喳喳议论自己要玩什么了。游戏一开始,孩子们就纷纷去选择自己的餐具。
北墙的挂钩有点高,下面一栏的几个锅碗瓢盆被几个孩子抢先拿走了,而上面一排的几个孩子们拿下来的时候则比较费力。我看到菡菡也走过去,下面的餐具已经轮不到了,她张望着看着上面的一个浅底小锅,不住地说:“这个是我的,这个是我的!”梦悦也想拿这个锅子,尝试着踮起脚尖去拿,可是没有成功。菡菡也伸手去够,一样无济于事。她开始焦急,“我拿不到……”她朝着我不停反复说着似乎在请求帮助,“老师,帮我拿一下!”我愉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
原因分析: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些北墙的挂钩虽然做得比较高,但是还是可以够得着一般幼儿的手举高度的,但是它的挂钩造型由于有个圆形的转弯,孩子们拿起来的时候常常一下子旋转不出来,所以很多孩子在这个环节中就遇到了一些困难。菡菡在拿小锅子的时候,也是非常着急,最后她主动地请求了我的帮助,我也比较简单的回应了她,帮了她的忙。但是现在我想起来,其实在挂钩的边上有许多的电缆盘小凳子,并没有孩子们利用起来,下次我想尝试让孩子们能够自己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多积累一点生活经验。
观察二:“我找到小铲子了!”
拿到小锅子以后,菡菡便往家里走去。她把锅子给笑笑看,给敏敏看,告诉她们她也有锅子了。笑笑边捣鼓着烧饭边对菡菡说:“菡菡,我是家里的姐姐,要不你做妹妹吧!”菡菡开心地答应了。敏敏则在一边告诉我:“我是家里的妈妈!”说完就忙着炒菜了。菡菡看着敏敏拿着小铲子炒菜,看了一会就走到了工具栏那边,他看着几个男孩子都在拿着小铲子烧饭,他对欣哲说:“我家的小铲子不见了,你的给我吧!”欣哲忙着和朋友们一起玩都顾不上理菡菡。菡菡喊了几次两次以后发现没有用就走开了。她回到家想和敏敏抢铲子,敏敏妈妈也不肯给菡菡玩,甚至霸占着自己的小灶头不肯让开一步。菡菡又只能走开。
这个时候我看到门口有一些木板还有柴火,我灵机一动,“菡菡,我们是不是可以找点东西代替小铲子?”说着我故意指指这些木板。菡菡起先还很生气的把小木条扔开,“这个不是我家的!”,可是一转念就又拾起来,她试了试铲的动作,觉得还不错一下子欣慰地笑了起来,赶紧回去把小铲子给了敏敏,“我找到小铲子了,我找到小铲子了!”
原因分析:
在孩子们游戏经验渐渐提升以后,他们逐渐会借助一些半成品、替代物以物代物的进行游戏。由于工具的有限,以及孩子们角色的随机性,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工具不够,甚至一些孩子发生冲突的现象。这个时候我觉得就需要老师的适当介入,帮助幼儿去寻找一些当机立断的解决策略。孩子们享受的是角色扮演、投入游戏带来的愉悦,工具的简单也许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这也是在这个环节中我在小朋友们身上发现的。但是在孩子们角色分配方面还是可以多多引导他们再多点商议和目的性。
观察三:菜地的发现。
在家里看着别人玩一会以后,菡菡便拿着小锅子飞快地跑到种植园地。她沿着青砖的石头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一边走小眼睛一边还寻找着什么。一会蹲下捡几片马兰叶,一会摘一颗小草,一会她还惊奇地发现泥土边有一只小蜘蛛,她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这个是蜘蛛!”然后又说:“她爬出来找东西吃了!”看了一会小蜘蛛,她又继续捡叶子。我看见她半天也没捡到多少,看见她前面有一颗大大的白菜,我便问:“菡菡,你为什么不捡大大的叶子?”菡菡看着大白菜,轻轻地摘了一下叶子的边缘,很淡定的告诉我:“这个菜不能摘的!”“为什么不能摘啊?”我继续追问,“这个,这个是种出来的!”
原因分析:
菜地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一个百宝箱,还藏着很多很多的小秘密。在菡菡捡叶子的过程在,我发现她非常专注和小心。菜地里的马兰头叶子、各种小草、以及小昆虫都成了她寻觅的目标。她也是个非常细心有爱的小姑娘,知道要爱护菜地,不随便采摘大白菜叶子。在菜地北面靠墙边的那一带,孩子们还发现了许多以及开放的蚕豆花、花草……
在对菡菡的观察中,我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观察她的一举一动,而是也在关注她的情绪,引导她去寻找积极的解决方式。在游戏中她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状况,有时候她会哭闹,以此引起老师的关注、别人的妥协,而在游戏中则可以帮助她了解哭闹、无理取闹的行为并不能得到好的效果。也让她更能和小朋友融入一起,提升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