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笔记:撕下坏标签
“标签的心理作用,就是当孩子被贴上‘不可救药’的标签后,就难以撕去,造成不可弥补的预期杀伤力。”这是我从王秀园的著作《儿童心理魔法书》中摘抄的一段。还记得曾经读过心理学著作中有一个引自古代希腊神话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提出:父母、师长若以正面的信念期待孩子能成为什么,将来孩子就会成为什么。
表面上看,以上两段是在陈述不同的观点,但细细品味下,它们其实是在诉说着同一件事:那就是“关注的效应、爱的效应、信任的效应、期望的效应”。作为一名工作在学前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更正观念,正视幼儿刻不容缓。
记得有这样一件事:因为个人原因,我从10月份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班级进行教学工作。刚进入这个班级,我就听原来的老师介绍了班里的几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也从孩子们的嘴里知道了他们比较典型的“事例”。而吉吉则是这几个孩子里的一个。只要是他认为好玩的事情,他可以不顾一切去玩:可以放弃规则;放弃对与不对的判断;甚至可以说出让奶奶替他上幼儿园学本领的话。面对这样的孩子,老师虽然常常批评,但仍对他很无奈;而在班级其他孩子的心目中,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爱“捣乱”的孩子。听到这么多对他的评价,我也就不自觉在心里给他贴上了一张“坏标签”。
一天,我带着孩子们从六角厅回教室,途中要路经一面贴有他们精彩照片的主题墙,可是我突然发现主题墙上的两张照片被撕下了一半,破碎的照片挂在那很是难看。我生气地问孩子们:“是谁干了这件事。”孩子们都摇摇头告诉我:不是我做的。但有一个孩子却告诉我:“是吉吉做的。”于是我便当着所有孩子的面大声的质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做……是你撕坏的,请你去把他修补好,今天的角色游戏你不用玩了,好好想想自己错在哪?”他马上就哭了出来,还跑来拉住我的衣服嚷嚷着:“不是我撕的呀,我要玩角色游戏呀……”看着他这样激动地情绪和行为,我更生气了:“不是你撕得,为什么别人会说你,你一定做的有问题……”经过几番僵持,也许他见眼泪攻势对老师毫无一点用处,便说了一句:“就算是我撕得吧,我知道错了,我下次不这样做了,你让我玩角色游戏吧!”见他稍有悔意,我便不再那么坚持,便提出只要他修补好那些照片,老师便原谅他。于是趁着下课时间他拿了双面胶完成了修补,最后他还是玩到了角色游戏。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由于他是我的个案跟踪对象,因此,当天中午我还是把整个过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可是越写却越觉得不对劲,特别在反思一栏中,我发现自己在这件事的处理问题上有很大的疏漏,因为最后吉吉跟我说的是:“就算是我撕得吧……”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听着就很别扭,现在想来,似乎这句话有屈“打”成招之嫌。于是在孩子们午睡起来后,我找来了吉吉和那个指证他的小朋友再把事情弄弄清楚。
经过一番调查,我渐渐理出了一些头绪,吉吉仍然声称自己没有撕坏墙上的照片,我问他为什么早上说是自己撕的,现在又不承认。他说因为他想玩角色游戏。而上午指证他的小朋友也告诉我他没有亲眼看见吉吉撕,但是他知道平时吉吉最喜欢去碰碰这边,摸摸那边,碰坏过很多东西,因此他想肯定是他。事情终于真相大白,虽然仍不知道是谁撕坏了墙上的照片,但至少弄清楚了,在这件事上吉吉是“含冤受屈”的。对于自己的错,我诚恳的向吉吉道了谦,但也同时提醒他,不要随便承认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样其实是在伤害自己。
过后,我反思了很久,自己怎么会这么大意呢,当时的我应该再问问清楚。现在看来,其实“罪魁祸首”是我心里给他的那张“坏标签”。因为事先我就对吉吉有了不好的印象,“坏标签”的存在让我认为他做的可能性最大,再加上孩子们也对吉吉有这样的“坏标签”印象,因此影响了我的判断。冤枉孩子对孩子的杀伤力该有多大啊!站在他的位置,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他长期被“坏标签”贴着,一定有这样的想法:“反正老师认为我总是做坏事,那我做得好也没用……”就像《儿童心理魔法书》中指出的“假设只看到事情的表象,就马上下定论,一味地给孩子贴上标签,认定孩子是不可救药的话,往往也造就孩子认同你的看法,朝着你的预期的目标,去实践“坏孩子”标签的心理作用。这种心理预期的杀伤力,是家长与老师容易忽略,也最容易成为隐形杀手而不自知的地方。”
幸好任何事情都有辨证两面性,“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有益的一面。它告诉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动力。首先,我们要撕掉给他贴的那张“坏标签”,再配合“皮格马利翁效应”给予他积极的期望:让他感觉自己是能行的。届时,我们再适时的创造给予他或改正或练习的机会,让他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习惯成自然,那么“全新”的吉吉一定会出现的。
更确切的说这样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将使所有的孩子都受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