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怎样引导幼儿活学活用
下午语言游戏时,我与小朋友们一起玩了“捉蜻蜓”,儿歌朗朗上口,符合幼儿记忆方式,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小游戏,而且不止两人玩,还可以一排幼儿一起玩,一人可以玩两种角色,既可以左手伸出手掌当网,也能右手竖起食指当蜻蜓,孩子们在课间或吃饭前后总喜欢几人一组共同玩这个游戏,这种边说边玩的游戏方式更适合孩子。
我们已经开展了科学活动《益虫和害虫》,通过活动幼儿知道蜻蜓是益虫,所以游戏时,孩子们讨论起我们不要捉蜻蜓了吧,捉害虫吧!他们自发的玩起了捉害虫游戏,一会儿有孩子说捉“蚊子”,一会儿孩子们又开始捉“毛毛虫”……他们玩得不亦乐乎。但我听到孩子们有时也会把益虫给“捉”着,我让孩子们看着主题墙,主题墙饰的一块正好是《益虫和害虫》,我想让主题墙也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来,使其能与幼儿对话,这样也能使孩子们更加关注主题墙。幼儿看着主题墙饰“瓶子”中的害虫图片,“捉”到了更多的害虫。
我想孩子们通过这样反复游戏活动,本来能力强的孩子也带动了那些能力弱的孩子,主题墙也能发挥其作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捉”住了更多的害虫,也知道了更多的害虫,正真地寓教于乐。这样的游戏发起人是孩子,我只是观察者,我察觉到了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们去活学活用,孩子们却发现原来游戏“捉蜻蜓”可以变着玩,其乐无穷!
下面就这案例谈谈自己对本次幼儿游戏的一些粗浅认识:
1.激发兴趣
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不像平时上课活动——集体活动,而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游戏。游戏形式多样是幼儿自发的活动,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幼儿通过自己的兴趣开展的游戏,让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再通过教师及时引导从而让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2.强调自主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要放手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孩子们的主动探索、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所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引导,从而使幼儿获得新的知识,或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提升。幼儿自发性、自主性活动主要是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敏锐地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从而抓住契机使孩子感到了学习的乐趣。孩子把自己所学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孩子学会了知识并不一定就会应用知识,要让孩子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真真切切的结合实际应用起来。更多的时候我们老师要给孩子们一个机会,放手让幼儿真正去体验,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幼儿去实践,在游戏交往中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学以致用”,不仅让孩子感受了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并能将所学的在应用中体会到学习的魅力。
3.合作创新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日常生活中幼儿自发的游戏一般都是几人一起玩,是一种合作,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课间活动餐前后的游戏都突出体现幼儿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掘最大潜能。游戏内容一般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既激活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孩子有了探索新知的欲望。
上一篇:幼儿教师教育笔记《我也很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