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中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太过强烈,因此,我认为应及早对3—6岁幼儿进行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体会一、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要使幼儿具有分享意识和行为首先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去,对3—6岁的幼儿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游戏活动之中。我认为对幼儿实施德育活动是贯穿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贯穿于他们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交往关系之中的。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就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的因素。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的,琐碎的。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二、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向幼儿渗透分享行为 多创造分享机会,举行与人分享的活动,例如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专门为幼儿开展分享活动,请幼儿把自己会唱的歌、会跳的舞、会念的诗歌、会说的故事等等分享给其他幼儿。这样不仅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同时也提高幼儿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愉悦的自我展示空间,增强幼儿自信。除此之外幼儿学会一首儿歌、故事、歌曲时,教师可以及时鼓励幼儿回家把学到的儿歌、故事、歌曲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然后再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儿歌、故事、歌曲,第二天到校和老师小朋友分享,逐渐增强幼儿的分享行为意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