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自主游戏中,很多小朋友都抢着去建构区和角色区里玩,这时,突然从建构区里传出了哭声和争吵声,原来是王诗云和陶苏南这两个小朋友在抢长条玩具,陶苏南说:“这是我先拿到的玩具……,”王诗云说:“老师说玩具一起玩的……我也要玩”看到陶苏南不给他就抢,陶苏南就大哭起来……
我闻声而去,想去看个究竟:“王诗云一边给用手给陶苏南擦眼泪一边说:‘你别哭了,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把玩具给你玩吧!’ 我看到这一情景,没有去干涉,因为孩子们自己已经把问题处理好了。我就悄悄的拿了一张纸巾给王诗云,让他递给他把眼泪和鼻涕擦干净。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还比较肤浅,但是是很可贵的。在上述事例中,教师只是在认真观察分析的情况下,对幼儿给予了不露声色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充当宣判是非的法官,而应当通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毫无根据的强行阻止和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批语。教师要想避免这种急不择言、简单从事的做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推荐阅读